商辦大樓設計常見問答
1. 什麼是商辦大樓設計?
商辦大樓設計是針對商業用途的辦公建築所進行的空間規劃與設計,涵蓋結構、安全、機能、風格與品牌形象等元素。與住宅設計相比,商辦空間更強調:
空間彈性與可擴展性
公共設施完整性(會議室、茶水間、接待區等)
建築設備整合(電梯、空調、消防、弱電系統)
對外形象展示(立面設計、Logo牆、接待空間)
2. 商辦大樓設計的核心流程有哪些?
可行性分析與需求訪談
總體空間規劃(樓層劃分、功能區配置)
建築設計與法規審查(含使用執照、建築線等)
室內設計規劃(動線、光線、材質、家具)
機電整合與智慧辦公系統導入
施工圖繪製與工程管理
完工驗收與消防安檢
3. 商辦大樓設計有哪些重要考量?
動線設計:員工、訪客、物流需明確分流
採光與通風:提升工作效率與環境品質
結構耐震與防火性能:符合建築技術規則與消防法規
智慧管理系統(BAS):如門禁、能源管理、監控整合
永續設計概念:如綠建築、節能系統、雨水回收
無障礙設計:樓梯坡道、電梯寬度、出入口設計皆需符合法規
4. 商辦空間的設計風格有哪些趨勢?
近年主流趨勢包括:
現代簡約風:黑白灰主色系,開放式格局,強調效率與整潔感
綠意辦公風:大量植物牆、自然光與木質元素,強化生產力與員工健康
Loft 工業風:裸露管線、水泥牆面,營造創意與自由感
科技風格:搭配智慧裝置與玻璃材質,強調數位科技形象
混合式辦公(Hybrid Office):彈性工位+遠距協作空間並存
5. 商辦大樓設計的坪效該如何提升?
提升坪效(坪數利用率)是關鍵設計目標,可透過:
開放式辦公區減少隔間浪費
多功能空間(會議室可變更為活動室)
採用模組化家具與升降桌
儲藏區集中設置,避免零散收納
利用高天花板設置夾層或收納櫃
將過道設計為討論區或簡報角落
6. 商辦設計需符合哪些法規?
依台灣現行規定,商辦空間必須符合:
建築技術規則(建築線、樓地板高度、防火區劃等)
消防法(自動灑水、緊急照明、避難通道)
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
無障礙設計規範
綠建築標章評定辦法(選擇性)
設計階段應同步與建築師、結構技師、機電技師協作,確保順利取得使用執照與營運許可。
7. 商辦大樓的公共空間該如何設計?
良好的公共空間能提升企業形象與使用者體驗,建議包含:
接待大廳:挑高設計、導引清楚、品牌形象牆明顯
會議中心或共享會議室
茶水間 / 員工休息區
共享工作空間(Co-working)
郵件區與快遞櫃
洗手間設計應分男女並設有無障礙間
8. 是否建議導入綠建築或智能建築系統?
是的,尤其在大型商辦中,導入:
太陽能系統與節能照明
智能溫控與通風系統(HVAC)
建築能源管理系統(BEMS)
智慧門禁、監控與訪客系統整合
綠化屋頂或牆面設計
可不僅提高建築價值與出租率,也有利於取得政府節能補助與稅務優惠。
9. 商辦大樓設計費與施工預算範圍?
依樓層數、面積與設備複雜度不同,預算可分為:
預算項目 參考價格(每坪)
建築設計費 約 NT$ 2,000–5,000/坪
室內裝修費 約 NT$ 8,000–20,000/坪
機電與智慧系統 視需求額外估算
綠建築與節能設備 約 NT$ 3,000–6,000/坪
實際須依案場條件與客製化內容做精算。
10. 商辦大樓設計是否需申請使用執照或建照變更?
若有以下情形需辦理變更:
原用途非「商業辦公」,需變更使用執照用途
擴建或新增樓層、電梯等,需重新申請建照與消防審查
原有空間大幅變更動線、管線、樓梯位置,也需報請建築師簽證並送審
建議由專業設計單位或建築師協助辦理,以免日後稽查與罰款。